-
南昌,作为江西省的省会,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人物。以下是一些在历史上或现代有一定影响力、在南昌出生或活动过的名人:
1. "朱德" -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,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。
2. "彭德怀" -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,军事家,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。
3. "毛泽东" -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,他在南昌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。
4. "周恩来" -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外交家。
5. "朱镕基" -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,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。
6. "陈毅" -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,军事家,曾任上海市市长。
7. "黄庭坚" -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,有“江西诗派”之誉。
8. "王安石" - 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有“王安石变法”之称。
9. "杨万里" - 南宋著名诗人,有“杨万里体”之称。
这些名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南昌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举报 -
南昌的名人很多,分享6位南昌籍院士的功绩,这也是南昌人引以为傲的。
蔡方荫(1901—1963),江西南昌人,土木建筑结构学家,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
1920年考入清华学堂,1925年公费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学习,1928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,1930年回国。曾任东北大学任教授,清华大学任教授,西南联合大学教授、土木系主任,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土木系主任,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,重工业部兵工局总工程师,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。他参与制定和审定许多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方案工作。
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,1963年12月13日病逝。
阳含熙(1918—2010),江西南昌人,林学家,森林生态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1939年获金陵大学森林学学士,1949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学院科学硕士学位,1950年获牛津大学森林学硕士学位。
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,林业部中央林业研究所森林土壤室主任、林木生态室主任,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、学位委员会主任等职。
他在生态学领域有许多开拓性的研究,对杉木生态学有系统研究,为中国森林生态学应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。
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(学部委员),2010年8月29日在京病逝。
谢光选(1922—2016.2.22,江西南昌人,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1946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后,到沈阳兵工厂。1950年他带头研制出反坦克火箭,在抗美援朝战场立功,1957年3月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。曾任中近程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、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、东风二号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,航天部总工程师等职。
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,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(学部委员),2016年2月22日在京病逝。
徐性初,1934年1月出生,江西南昌人,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1955年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毕业。曾任机械工业部二局设计处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、研究室主任、副总工程师、所长等职。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林皋,1929年1月出生,江西南昌人,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,1954年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毕业。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教研室副主任、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等职。
他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,在解决大坝、海港、核电厂等工程的关键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甘晓华,1957年1月出生,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人。
198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,198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。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,空军装备研究院科技部高级工程师等职。
他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,开发出新型先进发动机关键部件的修复和改进技术;主持研发了高超声速风洞燃烧加热技术,参与国家飞机和发动机发展战略研究,获国家科技进步奖、军队科技进步奖10余项,发明专利5项。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举报 -
举报